捷迅前史新知:镇远舰管带是谁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为何忧愤蹈海死
镇远号管带林泰曾
林泰曾,福建侯官人,林则徐胞弟的孙子,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书院,学习船只驾驭。光绪元年(1875年)与刘步蟾等人出洋游历,第二年入英国高士堡水兵军官学校进修,砸国外学习的几年,他不但能管驾巨细兵船,更能测绘海图、防卫港口、安置水雷。光绪十二年(1886年),镇远号到位后,林泰曾被任命为镇远舰管带,1888年北洋水兵正式建立后,林泰曾被任命为北洋水兵左翼总兵并加提督衔。
林泰曾
1894年甲午海战时,林泰曾指挥镇远沉着应战,与旗舰定远紧密配合,重创日舰西京丸,战至终究,战场上只剩下定远、镇远2舰与日本本队5舰厮杀。在日舰炮火的强烈进犯下,镇远致伤上千处,但仍一面救火,一面抵敌。因为镇远与定远配合默契,终究顶住了5艘日舰的攻击,并将日本旗舰松岛击成重伤,彻底丧失了指挥和战役能力。下午5时30分,日本舰队首要撤离战场,海战完毕。战后论功,林泰曾被赏换霍伽助巴图鲁勇名。
战后北洋舰队在撤往威海卫进入威海港时,镇远不小心擦伤,虽采纳紧迫损管办法,但已不胜出海任战。林泰曾非常忧愤自责,终究服毒自杀,时年44岁。
光绪11年(1885),清政府在德国伏尔铿厂订货的镇远和定远两艘铁甲舰接纳回国。两舰舰长298.5英尺,宽64英尺,吃水19. 6英尺,排水量7335吨,动力6200马力,航速14. 5节。舰上配备有12.2英寸主炮、6英寸副炮、3.7公分机炮、38公分鱼雷发射管等兵器,乘员329人。舰上还各装载有19.7米长的2艘小型鱼雷艇,分别被命名为镇一、镇二和 定一、定二号。是其时远东最大、最先进的军舰。光绪14年(1888),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时,镇远舰被编入左翼队,管带林泰曾被颁发左翼总兵,加提督衔。
光绪20年6月23日(1894.7.25),日本水兵在丰岛海面临北洋水师实施海盗式的突击,挑起了甲午战争。尔后,日本联合舰队对北洋水师采纳逃避政策,不与正面交锋,其主要使命是从海上应援陆军,使其完结进击平壤之功。为了挫折敌人的作战方案,林泰曾以为应抓住战机,采纳主动进攻,举全舰队扼制仁川港,与日本联合舰队一决胜负于海上。但碍于李鸿章北洋千里,全资屏障,实未敢轻于一掷的指示,致使这个方案未能完成。
在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,镇远舰在林泰曾的指挥下,与定远舰密切配合,屡次重创敌舰。战到下午3点多钟,北洋舰队10舰中,致远、经远沉,超勇、扬威焚,济远、广甲逃,靖远、来远因受伤而驶离作战海域,局势非常危殆。此刻,战场上只余下定远、镇远二舰,并且还处于日本松岛等5舰的围住之中。尽管如此,各将弁誓死抵挡,不稍退避,敌弹霰集,每船致伤千余处,火焚数次,一面救火,一面抵敌。
日方记载也透露了这样的现实:定远、镇远二舰顽强不屈,奋力与我反抗,一步亦不稍退。在此紧迫关头,林泰曾指挥得力,一面保护旗舰,一面英勇拚战,开炮极为灵捷,标下各弁兵亦皆格遵号令,虽日弹所至,火势东奔西窜,而施救得力,逐个平息。在泰曾的鼓励下,水手中抢先杀敌,前仆后继的案例层出不穷。舰上30.5公分炮的一名炮手,手握牵索进行瞄准,突来一弹将其头切断,头骨破坏,遂仆侧。身旁一战士当即上前,将无头之身躯抱交于死后一人,而自己则紧握牵索进行修正和发射。
还有一名年青的新水手,乃某炮手之幼弟,战役开始时被分配在露炮塔之炮后某一方位。他热心职守,毫不害怕。已而炮手受伤,他立将其兄扶至甲板上施以纱带,使之安心养伤,然后再回到自己岗位坚持战役。正是在定远、镇远的有力冲击下,日舰才不得不收队撤离。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评论说:日军所以不能全扫平华军者,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艘也。
是年11月,北洋水师巡游渤海返威海,进港时正值退潮,雷标漂出规模,镇远舰因避雷标而误擦暗礁,底板裂缝数处共三丈有余,进水甚急。林泰曾采纳紧迫办法,堵住漏水,安定驶进港内。他严于责己,自认渎职,忧愤自杀。《林凯仕军门事略》点评林泰曾引义轻生,知耻之勇,良可悯惜。 《清史稿》则确定他:管镇远,战大东沟,发炮灵敏,士卒用命,扑救火弹甚力,机营炮位无少损,赐号霍春助巴图鲁。驶还威海,舰触礁受伤,愤怒蹈海死。
甲午战争完毕后,镇远舰被日军掳往横须贺进行修补,被定为二等战列舰级。1905年3月16日,通过修补的镇远舰入籍日本舰队,舰名仍为镇远,被编入联合舰队第三舰队第五战队,是该战队4艘军舰中唯逐个艘铁甲舰,当年参加了日俄战争。1905年12月被改为一等海防舰级,1911年4月1日退出现役,做为兵器试射靶舰。1912年4月6日被出售拆解。为夸耀日本的侵华战绩,日本有关当局将镇远舰的铁锚、锚链及炮弹数十枚陈设在东京上野公园。
1945年抗日战争成功后,镇远舰的铁锚等遗物被我国政府索回,并勒令捣毁了东京上野公园的辱华碑铭。解放后该遗物陈设于我国军事博物馆。